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教育学院青辅学堂开展“食物对对碰,争做食物安全小卫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者:马祥菊  发表时间:2025-10-18  来源:自创    浏览次数:

教育学院青辅学堂开展食物对对碰,争做食物安全小卫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通讯员:马祥菊

审核人:郑珍

   为切实提升社区幼儿食品安全意识,培养科学饮食的健康习惯,教育学院青辅学堂于2025年10月18日在学府社区开展以食物安全小卫士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趣味教学、互动实践的形式,为幼儿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启蒙课,让健康饮食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播放视频

趣味课堂:解锁食物安全小密码

   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食物知识引导员,通过播放动画短片的方式开启教学:播放食物变质与霉菌生长的科普短片,引导幼儿思考发霉的面包为什么不能吃;随后展示苹果、面包、牛奶等常见食物的新鲜与变质的图片,让孩子们直观对比光滑的土豆发芽的土豆香浓的牛奶发酸的牛奶的差异。

图为志愿者教授小朋友小技巧

   食物变质信号站环节,志愿者创新设计看、闻、摸三步骤教学法: 看外观”“闻气味”“摸质地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判断食物是否新鲜的小技巧。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讲解规则

互动实践:食物对对碰里的成长智慧

   随后,志愿者们开展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传到谁手上谁就说一说图片中的食物还能不能吃,通过此游戏来巩固小朋友们对食物变质知识的理解。

图为小朋友们进行创作

手账创作:画出安全饮食小手册

   手工环节中,志愿者为孩子们发放画纸与彩笔,引导他们绘制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拯救临界食物的方法主题插画,制作专属食品安全手账

图为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作

   创作完成后,孩子们纷纷上台展示画作,用简单的语言讲解画中内容:这个牛奶分层了,是变质的,不能喝”“发蔫的青菜切一切、炒一炒,还能变成好吃的菜,加深了孩子们对食物安全知识的理解。

图为志愿者合照

双向成长:志愿精神与知识的双重传递

   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辨别食物新鲜与变质的方法,提升了观察、表达与配对能力,更让志愿者们在筹备与教学过程中深化了社会责任意识。

   未来,教育学院青辅学堂将持续探索趣味教学+社区服务的志愿模式,以更多元的主题、更生动的形式,将知识与关爱送进社区,让志愿精神如暖阳般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助力构建健康、安全的社区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