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精准指导助力“大思政课”作品提质
通讯员:高子怡 廖红梅
审稿人:郑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创新。2月25日下午,教育学院在揽胜楼1122会议室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专题指导会。学院党委书记袁尚会全程督导,学生工作办公室组建专项指导组,围绕“大思政课”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展开深度研讨。

图为 主题教育活动指导会现场
聚焦立德树人 明确指导方向
会议伊始,郑珍老师阐明活动意义,强调思政课是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核心载体,要求参赛团队“以赛促教、以教促学”,通过创新设计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作为“大思政课”展示选拔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旨在挖掘思政教学新亮点,培育有理论深度、实践温度的教学案例。

图为 汪志娟同学汇报方案
方案展示显创意 多维点评促提升
在汇报环节,参赛队伍分别汇报了教学设计思路。汪志娟团队以“乡村振兴”为主线,规划咸宁地域文化实地调研,拟通过田野考察、民俗体验等实践形式,引导学生感知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实践。陈凯团队则聚焦“师范生职业发展”,设计互动辩论、情景模拟等课堂形式,将思政理论与师范生成长紧密结合。

图为 孙萍书记现场指导
点评环节中,指导老师直击设计痛点。郑珍建议陈凯团队“切口要小、落地要实”,强调课程需紧扣师范生就业痛点,以数据案例增强说服力;孙萍对汪志娟方案提出三点优化:突出咸宁文化特色、深挖乡村教育振兴案例、强化调研成果转化,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坚定教育报国信念。

图为 学院党委书记袁书记
书记寄语谋长远 思政创新再出发
袁尚会书记在总结中强调:“思政课要善用‘大资源’、搭建‘大平台’”,鼓励师生将地域红色文化、教育发展成就转化为生动教材,要求参赛团队以“问题导向”优化教学设计,真正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本次指导会是教育学院“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后续将通过课程打磨、模拟授课等环节,选拔优秀团队参加省级“大思政课”展示活动。学院将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行走的课堂”赋能青年学子成长,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注入思想动能。